据新华社消息,四川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7月31日选举施小琳为四川省人民政府省长。
施小琳出生于1969年5月,浙江余姚人。她是第二十届中央候补委员,曾任上海市委常委、统战部部长,江西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,四川省委常委、成都市委书记等职。
2023年7月,施小琳任四川省委副书记,并继续担任成都市委书记。
今年6月,时任四川省委副书记、省长、省政府党组书记黄强出任吉林省委书记,施小琳出任四川省政府党组书记。7月4日,她获任四川省政府副省长、代理省长,直至今日“去代转正”。
最年轻女性正部级官员:施小琳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女性正部级官员。此前,1966年7月出生的曹淑敏,2023年5月任中央宣传部副部长,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局长、党组书记,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女性正部级。施小琳出生于1969年5月是目前最年轻的女性正部级。
四川省首位女性省长:新中国成立以来,四川省已经历16任省长,施小琳成为四川省首位女性省长。
最年轻女性省长:施小琳成为全国最年轻的女性省级政府“一把手”。此前,1964年6月出生的王莉霞,2021年8月任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副书记、代主席(同年9月当选主席),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女性省级政府“一把手”。
由于很多文章不能在这里发表,喜欢本号的朋友,请点击下方卡片添加我们的新号,获取更多精彩好文。
曾长期在上海工作
基层工作经验丰富
公开简历显示,施小琳,1969年5月生,浙江余姚人,中共党员,1990年7月参加工作,在职研究生,工商管理硕士。她是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候补委员。
施小琳早年在上海市学习工作。1990年,她从上海大学工学院电气技术专业毕业后,曾在上海共青团系统任职逾十年。
施小琳基层工作经验丰富,2002年至2013年间,她分别在闸北、南汇、虹口、普陀等上海市辖区任职,担任过闸北区临汾社区(街道)党工委书记、南汇区副区长、虹口区副区长、虹口区委副书记等职。
在虹口区,施小琳力主筹建的社会组织孵化基地,以及推行的网上敬老院等社会化服务模式,日后均成为上海社会建设亮点。
2013年,她担任上海市民政局局长,2015年任普陀区委书记。
2013年5月,施小琳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,上海在全国率先使用居民经济状况核对系统,覆盖银行、证券、房管、税务等8大领域、21个重点部门和单位的市民经济状况核,确保民生政策惠及真正的困难群体,杜绝开宝马吃低保现象。
成都历史上首位女市委书记
曾是全国最年轻省会城市“一把手”
2017年5月,施小琳跻身上海市委常委,任统战部部长,晋升副省级。据报道,施小琳是当时上海市委领导班子中唯一的女常委,也是当时全国最年轻的省级女常委。
2018年5月,施小琳首次跨省交流,担任江西省委常委、宣传部部长。
2021年8月,施小琳再度跨省履新赴四川工作,接替范锐平担任四川省委常委、成都市委书记。这次履新后,施小琳成为成都历史上第一位女市委书记,也是当时全国省会城市中最年轻的“一把手”,是15个副省级城市中最年轻的“一把手”。
2023年7月,施小琳任四川省委副书记。
成都是成渝双城经济圈的核心,同时是内陆七雄之一,大西部的陆地枢纽,在国家战略中占据重要地位。
2022年成都一举跨越2万亿大关,实现了跃升。高新产业强势,新能源汽车增长达47.2%。2023年,四川超越河南成为内地最强省,成都居功至伟。
2024年6月28日,四川省委副书记,省政府党组书记、省长黄强,调任吉林省委书记,当天,施小琳以四川省政府党组书记身份亮相,领导四川省政府全面工作。
此番任四川省代省长,她成全国最年轻的省级政府女性“一把手”。
4天2次调研
6月28日,四川省政府召开党组(扩大)会议。省委副书记、省政府党组书记施小琳出席并讲话。这是施小琳首次以四川省政府党组书记的身份公开露面。
次日,四川省委副书记、省政府党组书记施小琳来到四川省水旱灾害防御指挥调度中心调研。
施小琳现场调度凉山、甘孜、雅安3个重点市(州)强降雨防范应对准备工作,并仔细查看金沙江、大渡河等重要河流实时监控画面。
调研中,施小琳强调,要进一步强化风险意识和底线思维,坚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立足于“防”、着眼于“治”、见效于“实”,扎实做好防汛抗旱、抢险救灾各项工作,以高水平安全保障高质量发展。